人物簡介
1936年3月出生,遼寧省西豐縣人,滿族。1956年畢業于東北師范大學俄文系,1956年至1996年在東北師范大學外語系任教,1985年晉升為副教授,1991年晉升為教授。2001、2003年獲吉林省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2004年獲吉林省老有所成貢獻獎?,F任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董事長、法人代表;吉林對外經貿職業學院院長、法人代表;吉林國際語言文化學院院長、董事長、法人代表;
創業經歷
1988年,作為民辦高等教育的先行者,他敏銳地感到,“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難以適應國家現代化建設對人才的需求。他以振興中國民辦高等教育為己任,以敢為人先的勇氣和膽識,開始民辦教育的歷程,創辦了吉林省對外語言文化交流中心。
1991年,在吉林省對外語言文化交流中心的基礎上創立了吉林國際語言文化學院。
2001年,在吉林國際語言文化學院基礎上創辦了吉林對外經貿職業學院。
2004年,創辦了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人文學院已經成為全國知名的獨立學院。
2009年起,他不顧年邁體弱和病痛,帶著一種共產黨員的強烈意識,親自赴丹麥、日本、新加坡等進行考察調研,了解國內外福祉事業現狀和未來發展情況。經過考察論證,
2010年6月,他在學校創設了福祉研究所,組織專家學者對國內社會福祉現狀及人才培養模式、老年福祉政策法規等進行研究。
2010年9月,匯集學校優勢資源,創辦了福祉學院,形成了一個集本科教育、科研、老年健康產業開發、社會養老服務業高端人才培養和認證教育為一體的優秀教學科研群。
2015年底學?!梆B老服務與管理專業集群”被批準為首批吉林省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試點,已成為吉林省乃至全國福祉養老事業發展的“智囊團”、“思想庫”和“人才輸送基地”。
2016年3月,創辦“吉林省福祉技師學院”
人物經歷
穆樹源教授是在和疾病作斗爭的過程中開始著創業歷程的。他52歲創辦民辦高等教育。1994年在58歲的時候患了淋巴癌。2004年在創辦東北師大人文學院的過程中,又患上了股骨頭壞死,他沒有被病魔嚇倒,拄著拐杖堅持工作。2015年,80歲的他股骨頭手術后,病未痊愈,就來到學校主持工作。作為一個共產黨員,一個八旬老人,他忘我工作,從來沒有節假日休息日,始終為學校建設發展和人才培養殫精竭慮,按照黨和人民的需要,勾畫著學校的美好藍圖,辦學規模不斷擴大,社會影響不斷提升。如今他雖已耄耋之年,并沒有放棄對黨的教育事業和老年福祉教育事業的熱愛。正是基于這種無私奉獻、奮斗不止的精神,推動了學校的快速發展。學校擁有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省高?!笆濉北究铺厣珜I、省教學改革建設試點專業、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單位、省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和國家“專業綜合改革試點”,被省教育廳認定為“國家中小學教師培訓計劃”項目承擔院校,是全省惟一承擔“國培計劃”的獨立學院。2009年起,學校先后與東北師范大學等5所高校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他正在主持制定學?!笆濉币巹?,提出通過十年建設,創辦具有中國特色、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的人文福祉大學。
獲獎記錄
1988年10月,中國成人教育協會民辦高等教育委員會“民辦高等教育創業獎”
2001年9月,吉林省人事廳、教育廳“優秀教育工作者”
2004年8月,經“吉林省情網”評審,載入“吉林名人館”
2004年9月,吉林省人事廳、教育廳“優秀教育工作者”
2005年7月,長春市教育系統“優秀共產黨員”
2005年12月,中共吉林省委宣傳部、組織部、統戰部“吉林省第二屆創業先鋒”
2007年9月,吉林省人事廳、教育廳“全省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
2009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
2011年6月,中國民辦教協會高等教育專業委員會“中國民辦高等教育先進個人”
2012年6月,中共吉林省高校工委“優秀共產黨員”
2012年10月,全國第九屆民辦教育研討會、“《中國民辦教育》辦刊20周年突出貢獻獎”
2014年12月,中國老教授協會授予“開拓進取 老有所為” 先進個人
2016年6月,中共吉林省高校工委“優秀共產黨員標兵”
2016年7月,中共吉林省委“優秀共產黨員”
人物評價
成功的經歷——飽受苦難的童年,激情燃燒的少年,磨難連連的青年,輝煌創業的壯年和老年。
人格的魅力——有同情心、愛心、心腸特好;為人厚道,能容人、不刻??;待人真誠,不虛偽、不驕傲。
成功的基石——敢想敢干、膽識過人;不忘初心、永不停步;廣交朋友、用之辦學;成功教育、激勵自信;二夢福祉、老馬奮蹄。